
亚太动态
亚太环保制酸尾气湿法脱硫协同治理酸雾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
发布时间:
2023-01-05 11:37
访问点击量:
近日,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签发《工程竣工验收表》,同意亚太环保EPC总承包的“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835装置80万吨/年硫酸尾气脱硫技改项目”通过竣工验收。标志着亚太环保开发的“低碳绿色制酸尾气二氧化硫超低排放协同酸雾深度净化技术”已成功通过工程验证。
环境保护部2016年3月39发布《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》(HJ544-2016),代替HJ544-2009,2016年5月1日实施,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,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3月31发布《硫酸工业尾气硫酸雾的测定方法》(GBT38685-2020),2021年2月1日实施,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。《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6132-2010)规定的硫酸雾浓度测定方法标准为《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(试行)》(HJ544-2009),已被HJ544-2016代替。
《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》(HJ544-2016)实施后,新酸雾检测方法较之前检测方法增加两个碱液(NaOH或KOH)冲击式吸收瓶,进行连续采样,使得部分尾气酸雾含量较之前方法增加数倍,其数值由几十mg/m3增至几百mg/m3以上,增大了酸雾脱除的要求。
针对新酸雾检测方法实施后,酸雾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,同时二氧化硫要实现超低排放,还有三氧化硫、颗粒物需要同时治理的难题,亚太环保开发了“低碳绿色制酸尾气二氧化硫超低排放协同酸雾深度净化技术”,在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835装置80万吨/年硫酸尾气脱硫技改项目上推广应用,建成全国首套硫酸尾气二氧化硫超排放协同酸雾深度净化示范装置,并通过了性能考核。
经有资质的第三检测机构检测,硫酸尾气经治理后:硫酸雾的HJ544-2016《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》(该标准严于美国的采样标准)进行检测,平均排放浓度17.2mg/m3,优于中国排放标准限值(30mg/m3)、美国排放标准限值(33mg/m3)、欧盟排放标准限值(35mg/m3);SO2平均排放浓度7mg/m3,优于超低排放标准(35mg/m3),远低于中国特别排放限值(200mg/m3)、美国排放标准限值{860mg/m3)、欧盟排放标准限值(500~800mg/m3);氨逃逸平均浓度1.61mg/m3,雾滴平均浓度41mg/m3,低于HJ2001-2018《氨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》规定标准(氨逃逸3mg/m3和雾滴50mg/m3)。
本技术投资少、运行成本低、无二次污染;主要污染物脱除效率高,酸雾脱出率﹥95%,二氧化硫脱除率﹥99%,回收二氧化硫和酸雾生产硫酸铵化肥,副产品硫酸铵质量达到《化肥级硫酸铵》(GB/T535-2020)Ⅰ型技术指标要求。
该技术以氨基为吸收剂,脱硫过程无碳排放(与石灰石石膏法每脱除一吨二氧化硫,减少0.7吨二氧化碳排放),脱硫副产品为硫酸铵化肥,没有废水、废渣排放,是低碳绿色治理技术。
该技术成果能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,符合国家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”的要求,解决了我国磷化工等行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化技术难题,亚太环保将不断完善提升技术,加大推广应用力度,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,为“打赢蓝天保卫战”、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”提供技术支撑,助力国家“碳达峰碳中和”战略目标实现。